不忘產業報國初心 樹牢航天質量意識
為宏明電子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宏明電子黨史教育專題黨課
宏明電子黨委書記、總經理 劉尊述
同志們:
這幾天,大家應該都看了新聞,3月12日凌晨1點51分,長征七號A運載火箭,搭載著試驗九號衛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次發射,標志著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家族又添了新成員。
大家都知道,航天、航空單位,是我們的重要客戶。這些年,由我們配套的很多電子元器件,在我國火箭、衛星的研制、發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3月10日至3月12日,航天五院物資部組織開展了重點客戶深入發射現場觀摩學習交流黨建活動,我和生產事業中心的李波副總經理受邀走進了發射場,觀摩了這次發射。與我們同去的,還有貴州航天電器、航天軒宇空間公司的主要負責人。
這次實地參觀,我們跟負責發射任務的研發團隊面對面交流,感觸非常深。平時大家經常聽到“航天精神”,那么,“航天精神”是什么?中國航天跟我們宏明電子有什么關系?我們怎樣把“航天質量”融入到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
今天,借這個機會,也結合公司開展的黨史教育活動,我給大家講一堂黨課,談一談這次交流學習的一些思考。黨課題目是:不忘產業報國初心、樹牢航天質量意識,為宏明電子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一、交流學習中的幾點感悟
我們這次出去學習交流時間不長,但是行程很緊。3月10日上午,五院物資部在機場接到我們后,直接把我們送到試驗隊駐地。接著就是緊鑼密鼓的參觀、座談、匯報。我們參觀了運載火箭垂直總裝廠房與發射工位,與重型運載火箭研制團隊作了交流;參觀了星船總裝廠房,與空間站研制團隊作了交流;還與發射基地、貴航、軒宇空間聯合開展了“到基地、入現場、學先進、促黨建”主題黨日活動。有三點感受與大家分享。
一是黨員領導講政治,黨建引領有力量。交流中我們明顯感覺到,基地的黨員領導干部對黨建工作的認識很深刻,對怎樣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怎樣用黨建推動中心工作開展很有見解,說起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也是朗朗上口。發射基地建有很多黨員活動陣地,墻上貼著很多提振士氣的標語,例如“鐵心向黨、鐵血擔責、鐵膽攻堅、勇往直前”“黨員身份亮出來、工作質量干出來、關鍵時刻站出來、先進形象樹起來”,這些充滿正能量的口號,讓人看了熱血沸騰。基地的黨建工作也開展得有聲有色,疫情期間,黨員們還在黨員活動室里過了新年,黨組織給大家發了慰問信,還組織黨員們宣誓、重溫入黨誓詞,讓人感受到了黨建的力量。
二是干部職工視野廣,工作充滿儀式感。到發射基地的當天下午,我們參加了宇航元器件自主發展思路交流座談會,會上,大家圍繞元器件研制能力提升、國產元器件自主發展思路等問題進行了交流。交流中,能感受到基地的干部對國家發展形勢跟得很緊,方向把握很準,對元器件怎樣解決國產化替代,怎樣走自主發展的道路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另外,還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我們這幾天每天都要寫工作匯報,要把當天的學習情況和思考整理成筆記,每天都要做一次交流。這樣有“儀式感”的工作方式,讓大家對參觀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我們公司也一直要求大家要通過PPT匯報等方式增強工作的儀式感,這些好的工作方法對大家增強對工作的敬畏,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幫助,要堅持下去。
三是質量意識深入人心,團隊充滿戰斗力。在基地,隨處可以看到各種關于質量工作的標語,我給大家念幾句。“要注意質量、寧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次做好、一次做對、一次到位”“文件依據到位、操作檢查到位、四查雙想到位、審查把關到位”“保持質量意識要如臨深淵,清醒不怠;對待質量工作要如履薄冰,步步小心;處理質量問題要如箭離弦,刻不容緩”。從這些標語中,大家可以好好感受一下航天質量文化。身處這樣的氛圍中,不想把牢質量關都不行,不想努力奮進都不行。給大家說個數據,在過去50多年里,我國的長征系列火箭以極高的可靠性完成了超300次發射,過硬的質量是發射成功的堅強保障。為了這次成功發射,整個型號團隊夜以繼日,老中青研發人員并肩戰斗、聯合攻關,不放過任務一個質量問題。大家可以想象,在火箭發射現場,全體參研人員翹首以盼,當聽到“點火”指令,看到火箭順利騰空而起,大家激動得跳起來歡呼,那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是難以言表的,是抑制不住的。
二、中國航天與宏明電子的關系
同志們,“航天精神”成就了航天事業,要深刻了解“航天精神”,推動我們的工作,還得從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說起。這次交流學習,航天五院的專家專門作了航天精神先進事跡現場授課。下面,我也給大家普及一下中國航天的發展史,希望大家能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收獲。
可以說,中國航天的發展史,就是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誕生,中國航天開始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艱苦探索(我們宏明電子也是從這個時期起步的)。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在中國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把航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這些杰出的航天人中,有大家很熟悉的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他歷經艱難回國效力,把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同時,他也是長征系列火箭的奠基者。
另外,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山,他是成都人,是國防科研武器裝備制導系統工程技術專家,曾擔任紅旗7號地空導彈總設計師。在航天系統,一直流傳著這樣幾句話:“跟著鐘山干,都是窮光蛋;跟著鐘山干,人人有改善;跟著鐘山干,人人是好漢!”
為什么說“跟著鐘山干,都是窮光蛋”呢?因為在困難時期,造導彈的收入不如賣茶葉蛋。上世紀60年代初,國民經濟困難,科研人員每頓只能吃到一個饅頭,一毛錢的干菜湯,大部分科研人員都因營養不良出現了浮腫。可是他們仍然不懈地向科學高峰進軍。為了讓科研人員吃上肉,周恩來總理和陳毅、聶榮臻元帥,把科學家們邀請到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請大家吃肉。“周總理請吃肉”成了饑餓年代的鼓勵和動力。
經過幾十年的總結提煉,“航天精神”孕育出了三大精神: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1986年,聶榮臻同志提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的航天傳統精神;1999年,江澤民同志提出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2003年,胡錦濤同志提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另外,周恩來總理也對國防科技工作提出了“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十六字方針”。實踐證明,航天三大精神和“十六字方針”,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致勝法寶。
細讀“航天精神”的內涵,大家可以發現,“航天精神”其實與我們弘揚的“三線精神”,踐行的“奔牛精神”有很多的契合。航天人肩負“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的使命,我們宏明人也肩負著“做電子元件先鋒、鑄國防工業基石”的使命;航天人甘于“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我們宏明人也堅持默默無聞、辛勤耕耘;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能吃苦、能戰斗、能攻關、能奉獻,我們宏明人也具備同樣的品質,不管是“三線”建設時期,還是改革發展時期,宏明人總是把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國防事業“獻完青春獻人生、獻完人生獻子孫”。去年,在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時候,我們圓滿完成航天航空配套關鍵元器件的交付,保證了國家重要項目不停步,同時,也攻克了多項“卡脖子技術”,為實現國產化替代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中國航天的許多重要型號、重大工程中,我們宏明電子的電子元器件發揮了重要作用。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1999年,我國第一艘神舟試驗飛船發射成功后,運載火箭總指揮從北京慶功會上下來,專程趕到宏明電子舉行答謝會,他動情地說:“神舟飛船發射成功,祖國給了我們很大的榮譽,可我首先要感謝的是元件廠,飛船上70%的電阻、電容元件,都是715廠(宏明電子)提供的,沒有一只出問題,確保了發射萬無一失,了不起啊。”這一句“了不起”,是對我們的產品質量的肯定,也是對宏明電子幾十年來不忘產業報國初心使命的肯定。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51年前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航天老科學家回信中強調: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志氣不能丟,要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總書記的要求,不僅是對中國航天提出的,對肩負產業報國使命的宏明來說,也是一種鞭策,同樣意義重大。
三、把精神動力轉化為宏明高質量發展實效
同志們,任何宏大的敘事,都離不開細節的支撐。航天事業中,涌現出了許多“國之重器”,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宏明電子不僅是航天事業的重要參與者,更是驕人成績的重要貢獻者。
去年,我們參加了航天五院主導的“航天型號用核心關鍵基礎產品及技術創新聯合體”,參與了商業衛星元器件使用標準編制,為新一代運載火箭、探月、北斗、新型導彈等國家重點裝備配套的新研產品,獲得了用戶單位的通報表彰。我們生產的元器件雖然價格不貴,但在重大型號研制中,在火箭、衛星發射中,至關重要。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和重復使用航天運輸系統被列入“科技前沿領域攻關”圖表,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伙伴”,在新的發展階段,宏明電子要充分學習、踐行“航天精神”“三線精神”“奔牛精神”,將強大的精神動力轉化為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實效。
一是要堅決提高政治站位。宏明電子是一家帶著“紅色基因”的企業,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切實肩負起產業報國的神圣使命。公司黨員領導干部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貫徹落實川投集團“黨建創新年”和川投信產“五彩黨建”要求,全面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把公司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出來,推動黨建工作與經營生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二是要全面學習航天質量意識。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政治、質量就是效益。當前,我國火箭衛星將進入高頻發射時期,作為航天航空元器件的重要供應商,我們必須牢固樹立航天質量意識,為發射任務實現“萬無一失”提供堅強保障。同時也要看到,現在我們的很多客戶,都采用多供方模式,如果我們的質量不過關,多次出問題,就會喪失客戶,就會給公司的經營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我們要加強對標學習,把中國航天“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質量理念,烙印在頭腦中,做好全過程質量控制,讓宏明電子生產的元器件,成為客戶最可靠、最值得信賴的產品。
三是要全面提升研制能力。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中國航天正在加速開啟高水平自主創新的歷史性征程,元器件作為航天技術和產品的重要基礎支撐,實現自主發展自主創新尤為迫切和重要。這次交流學習中,大家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我國宇航元器件的自主發展,不能再一味走原來嚴格抄標準的老路,要敢于“破”標準,要根據現有的國情與技術條件,提出符合中國需求的元器件指標、標準。我們作為重要的元器件供應商,必須要根據客戶的定制需求,不斷提升研制能力,提高解決“卡脖子”問題能力,提高元器件國產化替代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具備了贏得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四是要全面提升交付能力。交付問題,不只是宏明電子自己的事,我們作為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一個環節,出現了交期延誤,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給客戶帶來損失。因此,我們把今年定義為交付年,就是說公司生產經營的中心工作就是要確保產品交付。另外,宏明電子是川投集團“十四五”期間第二增長極(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撐,我們能不能打贏“交付年”硬仗,實現全年“254”奮斗目標(營收25億元,利潤4億元),直接關系到川投集團、川投信產的大盤子。要解決這個問題,既需要我們加快重大產能提升項目的建設,也需要全面提升管理能力,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把生產流程梳理好,把責任制落到實處,避免無效努力、低效瞎忙,向管理要效益,最大限度提高生產效率。
五是要全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宏明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好的企業文化,要進一步總結提煉,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當前,我們面臨著加快推動IPO上市,加快推進“科改示范行動”,加快推動重大項目等艱巨任務,尤其需要用企業文化來激發斗志、提升戰斗力。要認真學習“航天精神”,弘揚“三線精神”,踐行“奔牛精神”,在公司形成催人奮進的正能量,發動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圍繞全年12大重點工作狠抓落實,埋頭苦干、創新巧干、帶頭實干,爭做產業報國的孺子牛、創新發展的拓荒牛、艱苦奮斗的老黃牛,不斷增強集體榮譽感、自豪感。
六是要全面加強黨史學習。今天的黨課,也是宏明電子的黨史教育動員會,公司各級黨組織要結合黨史教育要求,在“五彩黨建”品牌的引領下,大力開展紅色教育,帶領干部職工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利用好“宏明記憶”教育基地,讓更多的干部職工走進“宏明記憶”,感受“宏明記憶”,要在“宏明記憶”中領略黨性信念的光輝,激發艱苦創業的斗志,涵養產業報國的情懷,來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和愛黨愛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淬煉。
同志們,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學習黨史,從黨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歸根結底是為了推動事業的發展。讓我們在這次大學習中努力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把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初心,融入產品生產的全過程,為奮力實現“3355”奮斗目標,為公司在成立70周年實現收入突破百億,為建設“千億川投”提供堅強保障,以更加優異的成績獻禮建黨一百周年!
謝謝!